念往生咒回向堕胎婴灵,念往生咒回向坠胎婴灵后

好,这是好事,两种可能,一种是有感,但还缺火候,这种可能性大,毕竟酸痛并非好相,但也算有作用了,因为空行母说,婴灵最难度化,即使佛现也未必相信,没有至心因缘不能超度,除非与父母缘尽。第二种就是你已经度化
  

  好,这是好事,两种可能,一种是有感,但还缺火候,这种可能性大,毕竟酸痛并非好相,但也算有作用了,因为空行母说,婴灵最难度化,即使佛现也未必相信,没有至心因缘不能超度,除非与父母缘尽。第二种就是你已经度化了,不过婴灵度化应该是周身轻松伴有吉梦,所以可能还得努力。

  

  给堕胎婴灵的回向文怎么写?

  

  给堕胎婴灵的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念往生咒回向堕胎婴灵,念往生咒回向坠胎婴灵后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作为实践自他两利、冤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冤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冤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皆应回向。

  

  不同意见:

  

  冤亲债主没有佛经依据,按其流行义应当划归外道见解,因为佛经中关于祈福、消业的经论只提倡向佛、菩萨祈求,从不提倡找恶道众生,更别谈出于祈福消灾必须为恶道消业了。

  

  回向的真正意识是志向、立志、希望、志愿等,是心理的愿望,不是赠送东西。

  

  念往生咒回向堕胎婴灵:超度堕胎婴灵该念什么经?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螺尼经,往生咒,地藏本愿经,阿弥陀佛心咒,地藏菩萨心咒,等等……有很多法门,这些都是可以超度亡灵的,平时也可以多多念的没有任何忌讳。

  

  超度被堕胎的婴灵念往生咒怎样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XXX你名字堕胎的婴灵XXX,愿他早日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怎样诵念佛号才能超度堕胎婴灵?

  

  最好方法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说的念佛最高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净业宗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具体行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末后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法原则: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声心相依,如猫捕鼠,久久不失,则入正忆念三昧。

  

  佛经之王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法王子,与五十二位同行同志诸菩萨,即从座席而起,稽首顶礼佛足后,向世尊禀白:“我回忆往昔旷大久远恒河沙劫前,有一尊佛出兴于世,号无量光佛。共有十二尊如来在此一劫中相继出兴于世。最后一尊佛,名为超日月光如来。彼超日月光佛传授我念佛三昧的修持方法。譬如亲友二人,专心恒常地忆念对方,一人专门忘怀对方。这样二人,若对面相逢,专心忆念者了知,而专门忘怀者不识。专心忆念者可看见那人,而专门忘怀者浑然不见。如果专门忘怀者一念回光,也起心忆念亲友,那么二人互相忆念,立时得以沟通互应。如此互相忆念一天天加深,今生或能相见,乃至他生尽未来际,都能如同形体与影子一样,不相乖违离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如同慈母忆念儿子。倘若儿子背弃母亲而逃跑,慈母纵然恒常忆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倘若浪子一念幡然醒悟,也来忆念慈母,如同慈母忆念他一样,这样母子天性相关,经历多劫也不会违背疏远。若众生心中忆佛念佛,或现世或当来,必定能见到阿弥陀佛,离佛不再遥远。念佛法门无须借助观想、参究等方便,一门深入,自然心开意解。好比从事染香工作的人,身体服装自然熏染香气。托彼名号,自然显发行人自性本具的戒定真香与智慧光明,这就叫做香光庄严。我自己在因地修行时,以念佛心,契入无生法忍。而今在此娑婆世界,专门摄取念佛人回归净土。世尊敕问契入圆通的方法,我对各种修行方法并无分别选择,只是把眼耳鼻舌意六根都统摄于佛号,令佛号的净念相继不断,获得定慧等持之三摩地,[这念佛一法最为第一。”]

  

  印光大师解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势至圆通章是为念佛最妙开示,以如子忆母的心态执持名号,都摄六根,念念相摄,便可获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效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观音耳根圆通被明选,势至根大圆通被暗选,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听。大声,小声,心中默念,均如是听。默念时,心中犹有声相,非无声也。大势至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