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九九重阳日,道教众仙升天时!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道教,九月初九同样也是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辰、酆都大帝诞辰、斗姆元君诞辰、九皇大帝诞辰、玄天上帝飞升、重阳帝君飞升、东斗下降、北极下降、东华帝君降现、太上救苦天尊下降、真武飞升、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正一静应真君、并玉府王真人、右侍赵真人、左卿徐真人同升仙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传说

  

  

  

  “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谓之“重阳”,且九为阳之至尊,数之极致,是驱邪荡秽、扶阳固本、九转祈愿的重要时节。

  

  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九九重阳日,众仙升天时

  

  

  

  

  

  

  

  九月初九登高日,玉皇大帝当中坐。

  

  一道令牌拿在手,宣布升天成仙节。

  

  真武大帝来得道,金花教主同升天。

  

  太上老君诞辰此,斗姆星君也结伴。

  

  海神妈祖本日生,登高意愿在重阳。

  

  众仙苦练修行身,长生不老共九天。

  

  在道教文化中,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道家无论是服食丹药,还是苦练修行,其最终的最求是与天地同寿,能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在世俗世界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升上九天,才能与日月同寿,而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升夭的最好时机。

  

  九九重阳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相传轩辕黄帝在这一天乘龙升天,张道陵天师也是于重阳节之日升天成仙,其妻亦尾随升天。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崇的海神妈祖也是在这一天升天。

  

  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这种九九重阳“升天”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先人们相信九月九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能像那些得道成仙的神仙一样,这种美好的愿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轩辕皇帝乘龙飞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轩辕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真武大帝功成果满,得道飞升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荡魔祖师、无量祖师等,全称“祖师北极法主真武佑圣灵应真君玄天上帝”,尊居元和迁校府,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尺,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

  

  道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净乐宫,乃国王之子。净乐国善胜王后梦见自己吞日而孕,怀胎十四个月之后,生下一王子,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太玄很小就显露出聪颖的天资,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太玄只想修行,且一心向道,并发誓要扫尽天下妖魔。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练。在绝壁的岩洞里苦修四十二年功成果满,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张道陵祖师飞天成仙,其妻尾随

  

  

  

  不仅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是在这一天乘龙升天的,著名的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也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真人张道陵,于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太上遗使者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就在道陵被授号的同一天,其妻孙夫人,与天师在间中云台白日升天,位于上真东岳夫人。

  

  妈祖飞天成仙,家人后会无期

  

  

  

  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奉的海神妈祖,也是这一天升天。妈祖,名林默,生前是福建蒲田循洲岛巫女,死后被奉为海神,有“天妃”、“天后”等称号。传说妈祖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宋太宗雍熙四年秋九月八日,妈祖对家人说:“我爱清静,尘世所不乐居,明天九日是重阳日,我有登高的意愿,预告别期。”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而不知道她是成仙去的。

  

  登高成仙,重阳祈寿

  

  

  

  升天成仙是人们对理想境界的一种无限追求,成仙,是希望能永远存在而不消失,是古人对永恒的追求。而在现实社会中,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成仙则转化为人们对长寿的企盼。

  

  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所以从魏晋开始,人们已经开始把九九重阳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了。

  

  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钟麟菊花,说:“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椒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曹巫重阳赠菊,希望钟怒能借菊之力,身体健康长寿。道家的升天成仙追求人生的永续,这与俗世中的人追求长寿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九月九日登高升天成仙,已经内化为九九重阳祈寿。

  

  重阳节拜斗习俗

  

  

  

  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九皇圣诞,民间俗称九皇会。

  

  许多道教宫观都会举行拜斗。北斗九皇在道教中尊称“中天大圣北斗九皇九真延生解厄上道星君”等,居垣下北斗九皇宫。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斗姆天尊一团神炁,三次超脱,为生圣嗣九真,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是为九子,皇号九皇。诸子洎壮冠乃各修,圆地功行俱满,白昼冲天受得三清贵职。九皇群季分治九州,称居方氏,仁风灏荡,普惠群生。

  

  据《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载,若人至九月九日夜半子时,自身合家清斋行道,清洁素裳冠履,百和名香砂素表章,奏拜三三之次,各随愿所陈披宣,北斗七元君在七元宫中端目视之,天宫金阙门下,有左右年值月值日值时值天一真官、天官值事,获时与此人合奏何事,披露何言,疾速判断善恶,定其分数,生人增加寿算,福禄自然,子子孙孙,代代相承,亡者生天,出离苦趣,受生善道。

重阳节:九九重阳日,道教众仙升天时!

  

  在拜斗期间,若求名利,随其高下,若雪冤雠,送冥府泰山府判,送速报司对照,天地无私,若有一王朝斗盖之,一国四方宁静,八表来朝,五谷成熟,果木茂盛,万民无争,乾坤佑之,星辰恭敬,若有清静道心朝斗盖之,坊境无诸魔难,此人虔诚积功,朝拜一二三年、二九之年,九玄七祖超生善国,见存获福。若有不信吾法者,头破七分,绝其命根。

  

  斗姆元君圣诞

  

  

  

  斗姆元君的圣诞是农历的九月初九。

  

  据《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真经》载,七元九皇是斗姆元君先天一炁相接而生。“敬七元者,能使人却死延生;敬九皇者,更令人成仙作佛。若有善男女,先礼七元高真,复礼九皇大圣,其居家住宅,必有甘露下降,醴泉发生,掬而饮之,返老还童,金光罩体。再于九皇位前,一周供养,九载行持,功成行满,跨鹤升空。礼斗善报,有如是者。

  

  斗姆宝诰

  

  志心皈命礼。

  

  西天竺国。大智光中。真空妙相法王师。无上玄元天母主。金光烁处。日月潜辉。宝杵旋时。鬼神失色。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圣德巨光天后。摩利攴天大圣。圆姥天尊。

  

  

  

  葛仙翁圣诞

  

  

  

  

  

  

  

  农历九月初九也是葛仙翁的圣诞。

  

  葛洪,东晋丹阳人,字稚川,号抱朴子,是葛天师葛玄之侄孙,世称葛仙翁。葛洪一生著作宏富,《抱朴子》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等。

  

  葛仙翁宝诰

  

  志心皈命礼。

  

  天台得道。阁皂成真。昔受东华。复传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登太极仙班。慈怜拯拨于沉沦。恩念普资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任游。罗浮乃止。翛玉笥。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公仙翁。雷霆玄省。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民间习俗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重阳节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经本站整理和编辑,仅供交流、学习和参考,不做商用,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请读者理性参考。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不拥有所有权,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站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ped#foxmail.com(#改为@)

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情降反噬表现

    法事需知1、生效期--和合类法事做完就会生效,但是比较明显的生效期一般在7-49天之间。100天内是强效期。术法的作用,有些种类是强烈而霸道的,有些种类是潜移默...

    道教法事 2024-08-30 2

  • 茶与佛有什么典故?

    茶和佛结缘很早。据陈舜臣在《茶事遍地》中的说法,唐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的降魔师在坐禅时禁止一切饮食,唯一的例外就是茶,可见当时茶就被看做某种不同凡俗的特别之物。...

    道教法事 2024-08-30 10

  • 风水择搬家吉日时辰,年底搬家的人都赶紧来看

    搬家在风水中是一件重大的事,一般需要择吉日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在搬家之后引起动荡,才能让我们顺顺利利,可以生活稳定幸福美满,下面我们就来看择搬家吉日时辰怎么...

    道教法事 2024-08-30 5

  • 北京平安符的求符方法_这些寺庙的符很灵验

    对于普通人来说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追求,如果没有了平安健康,你有再多的钱也没有,身体不好再多的金钱也不能享受。我们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平安之上。而平安符就是我们对平...

    道教法事 2024-08-30 3

发表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