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易经无字图片高清(国学图片易经图片大

《易经》如何看?而且是如何科学地看?不得不说这是个好问题!因为,不是问易经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而是问,作为一个(似懂非懂)的普通人,怎么对待这部千古奇书。应该是这样吧?因为真懂易经的,不会这么问。丝毫不懂的,也不会这么问。恰恰是似懂非懂的,像我这样子的,才会这么问。易经是一部上古著作,先解决是什
  

  《易经》如何看?而且是如何科学地看?

  

  不得不说这是个好问题!

  

  因为,不是问易经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而是问,作为一个(似懂非懂)的普通人,怎么对待这部千古奇书。

  

  应该是这样吧?因为真懂易经的,不会这么问。丝毫不懂的,也不会这么问。恰恰是似懂非懂的,像我这样子的,才会这么问。

  

  易经是一部上古著作,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不管你怎么看,她就在那。既然能流传7000年,最起码3000年吧,必有其存在的价值。

  

  所以,首要的是这是一部上古奇书,而且是一部披着占卜外衣,内地里却充满辩证法的奇书。

  

  易经是一部占卜书,用来解决人们对世界的疑问

  

  从古到今,人们对世界都是充满疑问的,太多太多的未知考验着人们的内心。易经的出现和流传,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易经可以用来预测,能够对万事万物拿出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西方式的一神教,就是因为有易经的存在。有了易经,就不需要近似盲目的信仰了。

  

  这就是,易经为什么能存在几千年的基本道理。

  

  易经可以解决你的诸多疑问,不管能不能真解决。

  

  易经是一部百科全书,你想要答案应有尽有,但不可迷信

  

  看到一本易经放在桌子上,她能用来做什么呢?怎么办呢?答案就是,这是一部百科全书,但绝不可迷信!

  

  我认为,易经经孔子作《十翼》,使之腾飞。但还有一个亦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邵雍。关于邵雍的传说很多,但其开创的梅花易数,确是让易经达到了顶峰。古今无二。

  

  所以,对易经的包罗万象,一定不能迷之信之。

  

  以上,粗浅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的问题,不知可否?欢迎批评指正!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4、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王国维

  

  词学泰斗,国学大师,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著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代表作:《人间词话》、《人间词》、《宋元戏曲史》、《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多收入《王国维遗书》。集外旅日所作笔札,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一书。

  

  2、梁启超

  

  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佛学研究十八篇》,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首先国学与《易经》是整体与部分关系,而非同与不同关系。国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和,用四库全书的分法便是经、史、子、集。经指儒家思想文化经典,史指各种历史类文化,子指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再就是文学艺术类。《易经》只是经类的一种,五经四书中的一部而已,不过是国学大树上的一个小枝Y,说有什么不同未免不当。

  

  四大国学经典是:

  

  《周易》、《论语》、《老子》、《孙子兵法》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易经不但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它还是中华文化的根。它建立在天文之上,上古之人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观诸物,近观诸身”以定易。

  

  临渊

  

  ——出自《汉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句含义为: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提取“临渊”两字作为男孩名字,从音律来说,临渊读音是lín、yuān,声调为阳平、阴平,音律优美,悦耳动听。寓意内涵来说,意指坚韧不拔、自立自强、出类拔萃。

  

  泰山

  

  ——出自国学经典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达了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提取“泰山”两字,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突出了男子汉稳重,有担当的气概特点。

  

  一,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点评:“自强”,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谁都有心血来潮的时候;“不息”可就难了,有几个能够坚持到底?天就能做到,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风雨雷电,循环不止,万古不变,这就叫“天行健”,所以君子就要向上天学习,不但要奋发自强,还要做成持之以恒。

  

  二,厚德载物

  

  出自《易经.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点评:大地就是因为宽广浑厚的胸怀和德行,才能容纳百川,滋养万物,利益万物而不争。君子也应该拥有大地那样厚重的德行,才能承载万物。反过来说,没有德行,就承载不了万物,如果一个人德行不够,福报还特别大,那就要遭殃了。

  

  三,群龙无首

  

  出自《易经.乾卦》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

  

  点评:这个成语本是个褒义词,但很容易被误解为贬义词。为什么《易经》上讲“见群龙无首,吉”呢?因为天地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本分不同,而无优劣之分。大家都是龙,凭什么你就是真龙,就要为首呢?只要一有极端,就会有争斗,那就不吉了。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代,就是群龙无首的现象,所以那时候才是中国文化的顶峰。

  

  四,潜龙勿用

  

  出自《易经.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

  

  点评:古人经常讲“厚积薄发”、“大器晚成”,越是做大事的人,就越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暗暗地为自己积蓄能量,这就是“潜龙”。“勿用”这个词很妙,不是不让用,而是暂时不用,不要轻易用,不要轻易表现自己,关键时候,肯定还要用。

  

  五,亢龙有悔

  

  出自《易经.乾卦》上九爻辞:亢龙,有悔。

  

  点评:凡事要适合而止,量力而行,不要稍微有点成就,就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要知道,把你捧上天去的,往往都是小人,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到时候摔下来,可没人同情你,到时候后悔晚矣,

  

  六,否极泰来

  

  否、泰是《易经》的两个卦名。《易经否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易经泰卦》: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点评:“否”字上面一个“不”,下面一个“口”,就是有口不能言,这就是否的状态,但不会永远这样。其实宇宙人生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白天到头都是黑夜,黑夜过后就是黎明;冬天冷到极点,春天也就不远了。同样,“否”到了极点,“泰”就该来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处于“泰”的时候,不要太大意,否则就会变成“否”;处于“否”的时候,也不用绝望,只要处理妥当,也会变成“泰”。

  

  七,履霜坚冰至

  

  出自《易经.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

  

  点评:脚下踩到霜,就应该想到,如果不清除的话,它迟早会结冰,影响道路的畅通。这个成语是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谨小慎微,有缺点、毛病、坏的习惯,要趁早改掉,不然就会越来越严重,到最后想改也改不掉了。

  

  八,见仁见智

  

  出自《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点评: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境界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会相同。所以我们不必要求别人和自己意见一致,你只要管好自己,提升自己就行了。从整体上看,这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任何问题都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

  

  九,物以类聚

  

  出自《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点评:天下万物都是以群体相分,自然万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要光看他的外在表现,很可能是装出来的。你只要看看和他结交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对他有个大概了解了。

  

  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出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点评:古今中外的圣贤,教化人心,都是导人向善,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关键是这个“余”字,奥妙无穷,一般人很容易忽视。既然有“余庆”,那当然还有“正庆”了,“正庆”才是积善的最终结果,才是古今圣贤劝人行善的目的。“余庆”不过是副产品而已,千万不要误认为是积善的目的所在,那样的话,就是丢西瓜捡芝麻了。关于这个问题,这里不便细说,还是留给大家慢慢思考吧。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