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记载的祭祀(祭祀在古代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太牢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四书五经,以及《周礼》、《仪礼》为准,既是反映先秦的商朝、周朝礼仪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后来占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太牢是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四书五经,以及《周礼》、《仪礼》为准,既是反映先秦的商朝、周朝礼仪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后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典籍,其中对祭祀的记载,说明:用一头牛做牺牲(祭品)或用在饮食中,称为:太牢,或称为:太牢一,或称为:大牢、大牢一。

  

  古建筑中的祭祀建筑主要可分为两种用途:祭祀祖先的宗庙性质的建筑,以及祭祀自然神,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等建筑。

  

  这些祭祀建筑都是皇帝向天下显示其对祖先的尊重,显示其皇权合理性的场所,所以在古代,祭祀建筑是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历朝历代都在上边花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

  

  祭祀建筑受到古代“至敬无文”观念的影响,一般追求简洁、端庄、肃穆,此外,还追求丰富象征性,其格局一般意义性多于功能需求。

  

  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这种对先祖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1.雅乐。雅乐就是雅正之乐,形成于西周初年,是我国古代宫廷用于郊庙祭祀、春秋飨射之礼,以及朝廷举行各种大典仪式上的乐舞,一般选取华夏民族的传统乐章进行演奏,演出氛围庄严、肃穆、安静、和谐。

  

  2.巫舞。在中国古代,人们由于对自然灾害和瘟疫疾病等许多现象不能理解,遇到灾祸或疑难时,总幻想借助神灵来解决问题,于是产生了巫和巫术。人们认为巫能通神,能把人的心愿和请求传递给神,也能执行神的旨意。巫舞则泛指伴随巫术仪式而进行的各类娱神的舞蹈。

  

  3.傩舞。傩是一种用于驱鬼逐疫神秘古老的祭祀仪式,商周时已有。在仪式进行中,辅之以歌舞,称为傩舞。

  

  周公辅助成王时期,“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而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大夫祭门、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礼,而淫祀有禁。”(《汉书·郊祀志》)为后世奠定了国家祭祀的基础。《周礼》记载,国家机构分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春官中以大宗伯为长官,主要是掌理祭祀天神、人鬼、地示之礼。而小宗伯负责建立国家祭祀的神位,在王宫右侧建社稷,左侧建宗庙,是为“左祖右社”,并于都城的四郊祭祀五帝。这便是国家祭祀管理的机构的起源。

  

  秦置奉常一职,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之意,改名太常,属九卿之首,一般不参加行政事务。通常情况下,太常下太史的属官“掌故”,听取儒士的建议,再根据历史“故事”来制订国家祭祀制度,掌故上报由皇帝定夺可否。

  

  汉时,“定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帝皆毕陈,各有位馔,祭祀备具”“冬至祠泰一,夏至祠地祇,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皇帝)亲郊拜”。(《汉书·郊祀志》)宗庙祭祀亦是用大牢,即一头上好的牛。汉以后,战乱导致国家分裂,各朝大多都有自己的祭祀活动,等级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作为朝廷祭祀大祀,皆以牢(牛)为牺牲,只是数量上有多有少。

  

  唐代的国家祭祀等级分明,制度严格。祭祀分为三等,大祀: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帝社、先蚕、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赠太子。小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社、马步,州县之社稷、释奠。皇帝亲祠者有二十四。在管理机构上,设置太常寺,包括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高宗李治即位后,改治礼郎曰奉礼郎,以避帝名。龙朔二年(662年),改太常寺为奉常寺。武后光宅元年(684年),又改奉常寺为司常寺。

  

  宋代国家祭祀承袭唐制亦分三等,其官员卿、少卿、寺丞各一人,博士四人,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卿掌管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少卿与丞参辅助管理。祭祀时,初献用执政官,则卿为终献;初献用卿,则少卿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如果礼乐有所损益,及祀典、神祀、爵号与封袭、继嗣之事当考定者,拟上于礼部。另有光禄寺也参与祭祀,设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少卿与丞辅助。凡祭祀,提供一切必需品,并检查礼器、祭品、牲牢等是否完备整洁。

古代典籍记载的祭祀(祭祀在古代的地位)

  

  宋代每年大祀活动较唐代增加,多达三十次: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季秋大享明堂,冬至圜丘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方帝,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东西太一,腊日大蜡祭百神,夏至祭皇地祇,孟冬祭神州地祇,四孟、季冬荐享太庙、后庙,春秋二仲及腊日祭太社、太稷,二仲九宫贵神。

  

  中祀有九次:仲春祭五龙,立春后丑日祀风师、亥日享先农,季春巳日享先蚕,立夏后申日祀雨师,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

  

  小祀有九次: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季夏土王日祀中霤,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秋分享寿星,立冬后亥日祠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孟冬祭司寒。

  

  另外规定诸州奉祀,五郊迎气日祭岳、镇、海、渎,春秋二仲享先代帝王及周六庙,如同中祀。州县祭社稷,奠文宣王,祀风雨,如同小祀。

  

  原因有两种:

  

  1、祖先信仰

  

  对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2、天地信仰

  

  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在与自然作斗争中,无法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规律和生产中的矛盾与变化。如日月的运行,火山爆发,暴风骤雨。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种种威胁,人们恐慌又无能为。

  

  便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被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者鬼指挥者控制着,因而把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规律都归于鬼神之说,无法对抗,只能通过举行某种特殊的祭祀礼仪,来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起源: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

  

  《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抱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研究文字的起源也会发现,表示“祭祀”的字多与饮食有关。

  

  作用:为了向祖先祈求福佑,祈祷平安,风调雨顺,消灾灭病。

  

  祭祀是古代王朝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西周时期就有“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说法。到了明清时期,皇帝为了能足不出户的完成祭祀活动,在北京修筑了“北京五坛”。“北京五坛”根据名称的不同,祭祀的对象也各不相同。

  

  天坛是“北京五坛”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坛,天坛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比紫禁城的面积还要大,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最初的作用是祭天地,在地坛建立之后,天坛便不再祭地。

  

  除了祭天之外,天坛还有祈谷和求雨的作用。天坛的祭祀仪式一般都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进行,祭祀的时间在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在祭祀的前一天,皇帝会带领着百官来天坛行礼,以求神灵的庇佑。

  

  地坛在“北京五坛”中的地位仅次于天坛,是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主要祭祀“皇地袛神”,也就是后土神。后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女神仙,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上产生的第三位神仙,传说中后土掌管阴阳,生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皇帝祭祀皇地祗神的日子是每年的夏至,为了表示对神祗的虔诚,在祭祀的前三天开始斋戒,前两天在紫禁城,第三天住在坛内的斋宫。

  

  祭祀后土神的过程非常的繁重,皇帝要下跪七十多次,扣头两百多次,因此每当皇帝步入老年的时候,祭祀后土的仪式都会派遣皇子代替。因为祭祀是皇家的大事,能够代替皇帝祭祀天地的皇子,大多更有机会继承皇位。由于祭地仪式非常的繁重,参与祭祀的人难免会出现错误,在清朝时期还出现过亲王因为祭地被革职的事情。

  

  日坛顾名思义就是祭祀太阳的地方,日坛祭祀的神灵叫做“太阳大明神”,祭祀太阳活动在每年的春分时期举行。祭祀太阳活动的重要性不如祭天、祭地活动,每年的祭天和祭地皇帝都会亲自参加,或者派遣代表参加,而祭祀太阳皇帝每隔一年才会参加一次。

  

  月坛是明清时期祭祀月神的地方,月神是封建时期地位较低的神灵。月坛的占地面积只有8.12公顷,主建筑是一个一层的祭坛,面积只有196平方米。月坛的祭祀仪式相对简单一些,皇帝每隔两年的时间才会来亲自来月坛参加一次祭祀。

  

  我认为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讲究人与人间的关系要相亲相爱。这个理想国是非常好的。充满了爱,充满了友爱,充满了善良,充满了尊敬。

  

  但是孔子强调的“仁”是以“礼”为皈依的。“仁”和“礼”要有互动。也就是说爱是有差等的。例如,学生对老师的爱是敬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慈爱、关爱。“爱”,体现了阶级性。我有我的等级,你有你的等级。当他强调“我爱你”跟“你爱我”不一样的时候,他缺乏一个概念叫“平等”。孔子从来不认为人生而平等。他认为人生有差等,所以才会各安其分,各司其职。“跪拜礼”就是爱有差等的具体表现。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他说,皇帝是“天子”。“天”授权皇帝统治百姓。服从天子就是服从天意。董仲舒提出“天意者,仁也”。“天道”就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三纲使中国人没有了独立人格。三纲是完全的不平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用政治权力推动思想统一。

  

  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到明清时期,思想领域推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从官员到百姓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按照中国民间的说法,烧香是祭拜去世人的仪式,其源于佛教、道教及许多民间宗教。

  

  烧香代表着:1、祭拜时取其香气或清雅而燃香。“烧”通“捎”,“香”通“信”烧香就是捎信,也就是给死去的人保持信息沟通。2、人们认为魂魄像烟一样,烧香的烟是向上的,象征着升天的人的魂魄能收到。3、祭拜时烧香,说明祖脉的后人还在,骨血还在,子孙还在,香火还在继续未断。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