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等道观。
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
道教《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翰运时序,总成岁功”。《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可见太岁,乃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们一年的祸福,主宰全年运程。
“拜太岁”是常见的化煞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其实拜太岁的方法可繁可简,但以下的步骤则不可缺少。
战国时代似乎有一种“岁星纪年法”,就是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而其用途在于古代的占星术推算。本命年是指:个人出生时的属相,恰好是和当年属相相同就被叫做称作本命年,古书有“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本命年的人必定百事不顺,多厄运横祸。古书记载:女士佩戴紫冰银镶嵌蓝绒晶项坠,男士佩戴红竹石饰品,之后用“法体盐,黄金,橘子石,须伦,赤鱬鳞”制作成石碑护身符。并按照农历生日在结印册上添加结印:农历3到5月出生需添加“日足,千与香穗,九虹锦声”3个结印。农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冰蝶,木灵御币,竹雀”3个结印。农历9到11月出生需要添加“八重冰梅,刳舟剡楫,百目静”3个结印。农历12到2月出生需添加“渡边葵蟹,南宫橘末,日足”3个结印。古人将本命年用的饰品与是被护身符和结印3个在一起组成的称作玄冰风水局,古人认为3种法器在一起可以消除本命年的厄运。这是民众的一种美好诉求的体现
起初,由于人们仰头观测天体运行时,所用来标明的地理方位,常常与生活中所习惯的方位颠倒。岁星的运行会有误差,岁星就是木星,木星每年走31度(1辰,木星回归周期398.88日),11.86年就绕天一圈每86年就会差1个辰,称为“岁星超辰”。这误差很麻烦,会造成占星术不准确。
为了避免误差,所以在战国时代中晚期,占星家们设计了太岁这个完美的星体。太岁,是从岁星转化来的虚拟星体,太岁被规定旋转方向与五大行星一样,如此一来,当人们使用太岁纪年时,太岁的方位移动方向,就与地理上的习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相符合了。另外又规定太岁每年行走30度(1辰),12年刚好绕天一圈,所以可以更准确的用来纪年(后来演变为干支纪年法,持续沿用至今),更重要的是这样不会发生误差。
《续文献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古人将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称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
太岁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信仰,源于古代汉族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由道教继承发展为拜太岁信仰。常见的化煞解厄方法,大多数以在正月初八举行。当代拜太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城隍庙、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香港蓬瀛仙馆等道观。
一、寺庙拜太岁
去庙宇拜太岁比较简单。各庙宇拜太岁的流程大同小异,按庙方的安排进行即可。
二、在家拜太岁
1.到就近的道观请太岁符。
2.日期在农历正月初八或正月十五。
3.地点:安奉太岁星君,在客厅的流年太岁方。如果家中设有神位,直接在神位拜太岁。
4.设立供桌香案。按照平日祭祖的方式准备香烛、供品,取本命太岁护身符作为祭拜用的太岁牌位。
5.请太岁神。焚香燃烛,拜请值年太岁。三拜请神后,宣读拜太岁疏文,祈求太岁神护佑。
6.疏文读毕焚化,再拜请太岁星君保平安,太岁符镇宅光明,阖家平安万事兴。
7.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祀谢太岁,并烧掉太岁符。
8.也可以在农历七月十九日太岁诞辰,再拜一次。
拜太岁需要通疏于太岁神,所以要用到拜太岁疏文,疏文可在求取太岁符时一并求取。
三、在线拜太岁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网上网下一般同,在线拜太岁(线上拜太岁)2005年起源于台湾地区。在线拜太岁与在线财神一样,都是互联网电子祈福的一种。台湾的各大庙宇都已开始网络上预约拜太岁、点光明灯等活动。可以避免人潮汹涌的情况。真的应证了“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